国和一号硬核防疫,推动项目稳定复工复产
- 添加时间: 2022-03-23 > 2022-03-23
- 编辑: 党群工作部编辑 > 党群工作部编辑 原创
- 阅读:216> 216
阳春三月,本该春风送暖,春意盎然,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威海,一时间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防疫形势陡然严峻。20多家承包商、数百个密集人员居住区、300多辆通勤大巴车、数千人散居,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群体,如何能够迅速行动、严密防范?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早在2020年疫情爆发时,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就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于日常疫情防控的应急体系,把用于及时有效应对处置有可能发生的核事故的完整应急系统进行完美复刻,形成了工作机制高效、应对措施严密、应急响应快速的疫情防控机制。
3月8日,国核示范党委紧急组织召开针对本轮疫情的第3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分析研判当前形式,当即决定启动疫情Ⅲ级应急响应,全面打响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疫情防控阻击战。随后,安全质量、后勤保卫、施工应对、外联等十个疫情防控专项小组闻令而动,参照核应急分级管理方案,形成快速传达落实、快速管控处置、快速信息报送、快速协调资源的“四快”应急响应流程。在随后的14天里,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召开12次会议,统一指挥,步调一致,研判形势,制定对策,让全项目每一位建设者有了主心骨,把心落下来。
“签到率100%”,这是每天上午9点前全项目在册15000余人通过国核示范开发的小程序“防疫打卡”的数据统计结果,以此作为统筹驾驭、精准分析的信息参考,从中可见该项目对人员管理的掌控度和统一性。
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大小“绿区”封闭管理、潜在风险人员网格化管控……,每一个可能会有传染风险的场景,都制定了细致、可操作的应对措施,全过程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处理突发疫情情况,做到风险可控在控。
及时升版《疫情防控期间示范工程绿区管理细则》,在最新的F版方案中,示范项目将“准军事化”封闭式管理、满足“两点一线”复工要求的居住地称为“绿区”,因与外界隔离、相对安全而得名。在“绿区”内居住的人员必须遵守防疫规定并接受监督,比如,未经审批的人和车无法出入门岗,这是“排除一切风险”赋予保卫人员守住门、盯住人的职责。
核级防疫,自我加码,层层落实,不留死角,不只是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顺利推进的有效保证,更是对全项目15000余名建设者的生命安全负责。事实证明,疫情防控核级应急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全项目持续保持“零感染”“零确诊”,各项工作均处于受控状态。
启动应急响应的第7天,在对新一轮检测结果全部阴性、防疫形势向好的研判下,国核示范制定了严格的最小作业单元疫情防控专项方案,并协调荣成市政府,获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撑,为示范工程争取到荣成市首个复工复产绿色通道。
3月15日,首批1032名施工及管理人员进入现场,3月17日,第二批5486人获批返岗复工,随后,第三批2027人,第四批1931人,第五批250人,不到一个周的时间,实现万人有序复工复产。
机遇与风险并存,“首个复工复产的企业”,是信任,更是责任,犹如空中走钢丝,不能有任何闪失,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人员状态监测、工作场所消杀、车辆路线报备、现场安全检查、个人防护宣传……关键时期,每一项工作都不容马虎。3月17日对中核二四小绿区进行验收,3月19日对中核二三两点一线管理情况进行检查,3月21日对江苏三绿区进行检查……紧要关头,每一项检查都务必细致。因为大家知道,只有做好防疫工作,才能保障重大专项的顺利推进。
上下同心者胜,众志成城者赢。大家相信,全项目建设者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夺取战“疫”的胜利!